摘要: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围绕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应该如何发力?本版推出经济聚焦关注碳达峰碳中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
事实上,光伏們此前就已经跟踪到,12月初硅料市场报价已经出现230-240元/kg
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应用方(屋顶方)按照项目装机容量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为0.2元/瓦。实施平改坡建设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在建成、并网和验收后给予实施单位一次性建设补贴。
14、广东广州黄埔区/开发区/高新区,0.15-0.3元/千瓦时2021年5月12日,广州市黄埔区、开发区、高新区发改局联合下发《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 广州高新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办法》。3)对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建成运行的光伏储能系统,自项目投运次月起对储能系统按实际充电量给予投资人1元/千瓦时补贴,同一项目年度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地方补助,2021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期间:在柯桥区内投资建设符合分布式光伏3.0要求,根据实际发电量按每千瓦时0.25元对项目业主进行补助,补助周期为5年,在安装首年一年兑现一次,此后每半年兑现一次。对完成备案并接入市级分布式光伏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按照实际发电量,给予0.1元/千瓦时的补贴过去这一年的行业内卷,倒也给出了另一种经验,即或有双碳和绿色发展这样重大的利好背景,离开了降本的道路,这个行业也很可能玩不转。
2021年光伏行业之所以出现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而另一方面价格却居高不下的局面,除开宏观方面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硅片龙头企业对于硅材料的强势锁定和对硅片价格的操控,无疑是更直接的原因。这些迹象表明,在2022年,各地竞相发展光伏产业的火热局面,很可能将再现。Q:基于国外疫情防控不力,2021年公司境外收入受到冲击在所难免,未来境外客户源又是否稳定呢?李振国:现在可以看到光伏应用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发展,装机规模超过GW级别的国家达到20多个,部分国家受疫情影响出现了短期的影响,我们会及时做好市场销售的统筹管理,合理安排海外发货,满足客户需求和项目进度上的匹配。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公司将主动作为,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方向,紧抓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大力推动光伏、储能和氢能的融合发展,让绿色低碳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谢谢!Q:请问公司硅片后续是否还有降价的计划?李振国:公司会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变化以及硅料价格变化来制定硅片价格政策。Q:李总您好!光伏进入平价时代,行业内公司进行研发的动力会不会有所下降,是否会影响行业技术迭代的速度?隆基是否在技术上继续领先同行?李振国:您好!公司会继续加大光伏主产业链研发投入,光伏转换效率更好,发电成本更低。随着我国能源加速向低碳转型,预计光伏建筑一体化的需求将持续放量。
Q:请问李总,BIPV现在已经开始应用了吗?李振国:公司的BIPV解决方案已经应用到终端市场。但每个企业还需要依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参与到竞争中,企业需要打造自身在品牌、渠道、技术、产品全方位的领先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同时,因技术变迁,落后产能过剩,先进产能在各阶段都不会过剩。Q:2021产能利用率多少?李振国:因受原材料短缺以及其他因素影响,2021年隆基产能利用率整体在70%左右。分布式屋顶符合光伏发电就地发电、就近消纳的特点,应用前景广泛。非常感谢!李振国:您好!产业链发展不均衡是长期存在的,价格取决于各环节的供需关系。
本次可转债发行原股东优先配售日与网上申购日同为2022年1月5日。1月4日晚间,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公开发行7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 隆22转债,代码113053)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1] 3561 号文核准。目前,在氢能储运及应用方面暂未涉足。Q:氢能方面接下来有些具体项目会落地吗?未来会欢迎和什么样的伙伴一起合作?李振国:隆基在氢能业务上的定位是绿电制取绿氢环节上的设备、技术以及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隆基以产品设计制造为主,森特以工程服务为主。公司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将用于新建高效单晶电池的产能规模,加快先进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动光伏度电成本的持续下降,为全球客户提供清洁低碳、高效经济的光伏产品和能源解决方案。
前两次转债发行上市数据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隆基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年产3GW单晶电池制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和年产3GW单晶电池制造项目是隆基股份现有核心制造业务单晶电池业务的扩产项目,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最后,李振国表示,在碳中和的情境下,预计2030年,全球光伏市场年度新增需求有望达到1500GW-2000GW。
我的问题是光伏装机量是增加了,但是价格也下来了,会不会造成企业利润空间并不大?谢谢!李振国:光伏成本与售价降低是行业发展的特点,也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海外出货与市场竞争Q:发往美国的组件是否能够正常销售?扣押问题是否已得到解决?李振国:公司正在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已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目前正在等待美国海关回复的意见。2021年1月8日,无锡连城凯克斯BIPV光伏发电项目正式交付运营,这是隆基新能源首个新建厂房BIPV光伏发电项目。尺寸与价格Q:以前有单晶硅和多晶硅之争,隆基胜,现在又有180和210之争,隆基是否有把握继续胜出呢?李振国:隆基一直以来将客户价值最大化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衡量因素,持续追求度电成本最低的产品解决方案。分布式布局与氢能Q:请问隆基承接工商业发电项目吗?李振国:隆基新能源公司这些年一直承接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建设工作。这是隆基股份第三次发行转债,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信用等级为AAA。
Q:请问李总,分布式屋顶光伏在隆基的占比有多少?以后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前景怎样?李振国:目前地面电站在组件总销售中占比2/3,分布式组件在隆基组件总销售中占比大约1/3。光伏成本与售价降低是行业发展的特点,也是企业追求的目标。
Q:今年光伏产业有不少新入者,请问振国总对以后光伏产业的竞争格局怎么看,是否会有行业恶性竞争的情况出现?李振国:碳中和背景下光伏赛道又宽又长,前景广阔。最近一年通过与森特股份进行合作,针对金属屋顶厂房推出高性能BIPV产品。
Q:李董事长,请问近期贵司频繁地降低硅片价格和网上流传的关于贵司去库存和2022年硅片产能过剩问题有什么关系么?李董事长您是如何看待后续大硅片发展,TOPCON电池和HJT电池的发展,以及2022年是否存在硅片产能过剩这个问题。Q:如何看待ibc/hit/topcon三种不同的技术路线未来的渗透率,这三种技术路线未来会共存,还是会分出胜负?李振国:您好!上述三种技术都有实现单结晶硅电池26%-27%极限量产效率的潜能,关键是需要低成本的实现上述效率。
Q:我们都知道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光伏发电前景广阔,振国总也公开预测2030年全球年新增光伏装机量达到或超过1000GW按照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的要求,光伏发展要坚持多项并举,其中就包括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在总结2021年光伏产业发展情况时表示,回顾2021年,从明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到整县推进光伏试点,再到金融机构为支持发展推出的减排、减碳支持工具,都让光伏在平价时代走向降碳舞台聚光灯的中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肯定了今年分布式光伏的突出贡献。
乔跃山指出,我国光伏产业取得了非凡成就,但仍要持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机制,提升基础性研发,引导投资热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19月份,国内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36万吨、1.65亿千瓦、1.47亿千瓦和1.3亿千瓦,同比分别增长24.1%、54.2%、54.6%和58.5%。
这次跨界或将迎来新的高峰,这主要是受降碳战略的引导所致。2021年以来,尽管接连遭受多重复杂因素影响,中国光伏产业仍取得了优异成绩。
商务部贸易救济局副局长王新表示,发展光伏对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整县推进政策的推动下,分布式光伏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装机的占比逐渐趋于平衡,预计十四五期间也将维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同时,明年全球百万千瓦级光伏市场数量将达到26个,新增5个,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在国内外光伏市场持续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对光伏制造端及应用端的投资,其中不乏跨界入局的公司。光伏产业一直呈现波浪式上升的特点,新进入者有其后发优势,或将对未来产业格局带来根本性变革。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今年全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将在45005500万千瓦,明年新增装机规模或将在60007500万千瓦之间。
对于明年新增装机规模的乐观预期是基于目前光伏发电项目较大的储备量。分布式占比创新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为2931万千瓦,同比增长34%;除3月和6月,其它月份新增装机规模均超过2020年同期。
在技术与市场的推动下,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外市场需求特别火热,同时,今年外销售价较往年有所提高。
王勃华表示,此前全球光伏七成以上的市场集中在欧美,如今不管是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还是累计装机容量,我国都是世界首位,且全球光伏市场呈现遍地开花、全面发展的态势,巴西、土耳其等新兴市场表现抢眼,百万千瓦级市场数量已提升至20个,较2018年的11个增加了9个。王勃华说,2021年,山东、内蒙古、重庆等18个省区市光伏电站配置规模合计达8928万千瓦,已公布的大基地规模达6000万千瓦,不少项目将于明年完成装机并网。